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接连一整周,孙长元早接晚送,何嘉旺都没有下手的机会。
周六一早,梁书弗从薄被子里爬起来,穿了件外套就起床去灶上。
天气渐渐凉了,早上气温只有十度左右,接下来再降温家里的被子就不够暖和了。
孙秀芹托了同村的王婶子,让她牵线找了她高乡娘家亲戚,买一些他们存下来的棉花,过几天就能到了。
她们今天主要带着布匹去找纪师傅参谋参谋,然后再买一些纽扣,针线之类的东西。
天色微微透着些鸭蛋青色,梁书弗摸黑进了下面的草棚,熟练地摸出藏在灶台上的一根蜡烛点亮。
就着蜡烛的光亮,她掀开灶台旁两个深瓦缸上的草盖,将里的黄鳝抓出来放进塑料丝带编制的软桶里,接着又把田鸡倒进了水桶里,方便等一下将这些东西装自行车上。
做完这些,她用木叉子将挂在草棚顶部竹杆上的竹篮子取下。从里面取出隔夜饭,又剁了两把新鲜青菜叶,打了两个鸡蛋,割了巴掌大的一块咸肉切成丁。
等大铁锅烧热后先用布沾着油在锅内侧润了一圈,再把白花花的咸肉丁倒下去煸炒出油,再倒入打散的鸡蛋,米粒,最后才加入菜沫。
为了省盐巴,咸肉没有浸泡直接下锅,十来分钟后,不用加任何调味的炒饭就出锅了。
“小弗,怎么起得这么早?”
孙秀芹套了一件浅褐色带银丝暗线的对襟盘短褂,这还是她结婚前的衣服,布身已经褪色,却也是她最拿得出手的衣服。
“睡不着就起来了,妈,你怎么不再睡一会?”
昨天晚上她妈研究了一番针线,睡下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。
“这一想到要去县城,我就睡不着。除了看病外,我还是做小姑娘时去过县城,都十几年了。”
乡下人每天忙着糊口,能去乡镇赶集已经是奢侈事,要是能去县城,那都能说上一辈子。
梁书弗搂着妈妈的胳膊,“以后咱想去就去,你要是愿意,咱们还可以住到县城去。”
她偷偷夹带私货,顺势给母亲洗脑。
“县城里现在可热闹了,上次我和爸爸看到路边有许多摆摊的,吃的穿的都有,看上去生意都不错。咱们乡镇还是冷清了点,要赶集的时候才有人气。要是住县里,咱出去摆个摊肯定不愁生意。”
梁书弗不遗余力的游说。
“而且县里买东西比咱们乡镇方便,种类也多。要是住去县城,大医院,大供销社,大厂子,干啥都方便。”
孙秀芹笑着拍了下女儿的脑袋,“这县城再好,也不是咱们的家。咱们的根在这里,亲朋也都在这,去县城做什么?”
她只当女儿是在说笑,“不过我们小弗以后上了大学,就能在县城招工将户口落下,到时候就是县里人了。妈妈爸爸以后经常来看看你,也算半个城里人。”
梁书弗也不认为自己说个一两次,就能扭转父母的心意,况且现在要去县城安家也不好落实,户籍,工作和住处都是问题。
不过来日方长。现在广播里都在播改革开放,这形势一年一个样,他们虞县城靠近海市,过几年肯定是大变样。
两人正说着,梁勇也下楼了。
“炒饭好香啊,一闻就是小弗的手艺。”
“就你狗鼻子。”孙秀芹看他就穿了一件破洞的棉卫生衫,瞪他一眼,“怎么就穿一件。”
“家里水不多了,我去挑个水,身上一下就热了。”
梁勇说着直接拿起提桶,去小叔家打水。
其实他们离大伯家更近,但是大伯和大伯母心眼都不大,挑上几桶水就会说将他们家的井水抽干了,弄得井水浑浊之类的。
所以梁勇情愿多走几步去小叔家打水,而且经过大伯家门口还要当心着不能将水滴到地上,免得被说弄脏了他们的地。
早上五点多,村上的公鸡陆续打鸣,梁家已经吃完了早饭,一家人整整齐齐去县城。
梁勇驮着货直接去县城,孙秀芹问大哥家借了一辆车,载着两个女儿也跟他后面。
梁书瑶头顶扎了两个小啾啾,坐在自行车前杠上,和只快乐的胖麻雀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。
梁书弗抱着妈妈的腰跨坐在后座,不时和她说笑,还考了她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古诗。
“妈妈,要不过完冬天,瑶瑶平时一个人在家大家也都挂心,要是去大队里的托儿所,有老师看着还能学点知识,一举两得。”
今年年初,大队在造纸厂旁的小学里一间空置房门口,挂了个托儿所的牌牌,离开孙秀芹上班的纺织厂也不远。
托儿所里有一个女老师,是第四小队队长初中毕业的女儿,现在一共收了七八个孩子。
在梁书弗他们那时候,到了年纪就直接去上学堂,没有托儿所这种东西,所以送孩子去的人不多,况且一个学期还要出五块钱。
村里人哪舍得花这冤枉钱,反正只要有口饭吃就行,孩子们扔在村里随便跑跑不就长大了。
之前她上小学,早上上学晚下午放学早,中午还有时间回来做饭做家务,瑶瑶一个人留在家里就三四个小时,只要躲着点殷贵男也没啥事。
海周中学离家远,靠自行车还要20分钟,她在学校时间也拉长了,中午也没空回来,而爸妈都要赶着上工,总有顾不到的时候。
孙秀芹也在想这个事情,仓库场周围没有人家,不像老梁家挤在弄堂里,小儿女只要一出门就有眼睛看到。
这几天她都让小女儿在家里玩,要出门就去小叔家找书红姐弟玩,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。
“瑶瑶,你想去托儿所吗?”
梁书弗问妹妹。
“想去。”
看姐姐上学,梁书瑶可羡慕了,她想去学校。
梁勇踩着沉甸甸的自行车,乐呵呵道:“想去就去。”
不要说之前没钱的时候他就是尽量满足女儿的要求,现在家里有了赚钱的营生,更是愿意给女儿花钱。
只要老婆女儿开心就行,钱花了可以再赚。
他还年轻,有的是一身力气。
“妈妈,可以吗?”
梁书瑶抬头孙秀芹,期盼地看着她。
孙秀芹低头看了眼小女儿湿漉漉的大眼睛,用额头点了下她额头,“当然可以了。都不用等过年,周一我就去问问老师能不能插班,可以的话咱下周就去上托班。”
“哇!太好了~谢谢妈妈谢谢爸爸谢谢姐姐~”
梁书瑶开心地要起飞,还唱起了姐姐教给她的“八月十五月儿圆”。
梁书弗心里一动,“妈,马上中秋节了,等下咱们买一些苹果和月饼给吉奶奶送去吧。”
“我还愁空手上门不好,这个主意好。”
孙秀芹点头。
今天她要去把手帕送给吉老师,顺便看望下她。
“不过月饼是紧俏货,不知道能不能买到?”
“这个不用担心,上次来县城我认识了供销社的两个姐姐,她们人可好了,等下找她们帮下忙。”
梁书弗自信的道。
孙秀芹听丈夫说起这事,不过她觉得人家与她们非亲非故,帮了一次还可以说好心,可不一定愿意帮第两次。
她虽这么想,可也不会打击女儿的好心。买不到的话,大不了到时候多跑几家。